· 温州日报60周年报庆请您参与
 
 

浅析《浙南周报》诞生的历史背景


https://www.66wz.com  2006年11月08日 17:34
 

  林白

  1947年5月1日,《温州日报》前身《浙南周报》诞生于浙南深山丛林之中。一些外地来温州参观访问的客人,看到山上竖立着《浙南周报》纪念碑,不免感到惊讶:“怎么,浙南游击区真的这么早就创办了党报吗?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游击环境中,能创办报纸,真是不可思议啊!”

  的确,在解放战争烽烟中,长江以南各个游击区,《浙南周报》是最早的党报了。她,好像一支熊熊的火炬,照亮了东南半壁夜空!

  首先指出这一点的,是浙南老游击战士周丕振同志。周丕振是原括苍游击支队长、浙南游击纵队前线副司令员,解放后曾任新四军军史编辑室主任。他说,凡长江以南各游击区的油印传单、宣传品及有关文史资料,大都看过了。但,作为党报,只有《浙南周报》,可谓一枝独秀了。

  那么,为什么只有浙南这一块热土能独树一帜,创办出很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党报呢?以下试析《浙南周报》诞生的历史背景,供参阅指正。

  一、历史渊源 红线贯穿

  我们常说,革命斗争需要两个武器,一是枪杆子,一是笔杆子。浙南地区的党组织,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就一贯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早在1924年,温州独立支部成立时,就出版了《永嘉周刊》,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5年3月,有国共合作性质的国民党县党部成立,十个执行委员中,共产党员占了四席。县党部出版机关报《温州大公报》,主笔是国民党员王超凡,但编辑林平海、林去病等都是共产党员。所以,报纸倾向革命,持论也称公允。尔后国民党反共,《温州大公报》成为国民党一家之言,共产党员被迫离开,党也就失去了这块舆论阵地。

  温独支被破坏后,是一段革命低潮。直到1930年红十三军崛起,浙南的革命形势有了转机。这年7月4日,以王国桢为书记的浙南特委有一份《有关特委委员分工等问题》的报告送党中央,报告共十点,第四点的全文如下:

  “为扩大宣传起见,出版《浙南周报》,但这里能做文章的同志很少,请派同志来任编辑,印刷方面已与印刷同志约好”。从报告中看出,这报纸并没有开办,只是一个计划而已。

  在王国桢发出上面这一报告的第二年五月,红十三军有组织的活动停止了。9月,王国桢被捕,12月牺牲。浙南大地,又一次陷于黑暗之中。这份报纸,就始终停留在决议上。

  有意思的是,这份未曾出版的报纸,跟十七年后以龙跃为书记的浙南特委机关报的名称完全一样。这可能是巧合,大约并无历史上的渊源。因为1930年的报告,是八十年代才从中央档案馆里发掘出来,到1947年创办《浙南周报》时,估计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一同名报纸的设想。但不管怎样,其革命创业精神则是一致的。

  上述特委向党中央报告中,提到“印刷方面已与印刷同志约好”。这句话值得注意,说明党在温州印刷工人中早已发展了党的组织了。据史料记载,自1926年起,到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党发起组织印刷工会,建立印刷支部,先后发展了39名秘密党员,其中有8人英勇牺牲,这是温州印刷工人的光荣和骄傲。

  抗战初期我党领导下的许多报刊,全都用各种抗日团体的名义出版的。如平阳鳌江的《平报》。这份报纸总编辑是共产党员黄藻如,经常去指导工作的有当地区委书记梅康和平阳县委宣传部长林夫,以及浙南特委青年部长胡景瑊。该报《发刊词》写道:“本报愿借平报之‘平’字,与读者作持平之谈”。“但不平则鸣,乃事理之常”,“本报不敢放弃其言责,自当言其所当言,希望读者亦受其所当受。”报纸敢于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的对日作战消息;宣传了共产党“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副刊定名《持久》,取毛泽东《论持久战》原意。公开阐明要为“持久抗战作持久呼喊”。报纸常常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和其他报纸上的进步言论;常常发表客观公正、见解深刻、文字老辣、针砭时弊的杂文,受到读者欢迎,但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40年2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给其中央组织部的报告中,就特别提到:“查在平阳鳌江发行之《平报》,向为某党分子所把持,且即为其活动机构,近更变本加厉,发表讽刺文字,抨击本党,经函省府予以取缔。”3月14日,国民党军警包围报社,把黄藻如和一位会计及临时寄宿的林夫抓去了。“此时此地,还有何话可说”,《平报》就此关闭。

  如果把出版报纸比做文化战线上的阵地战,那么,还有类似游击小组在敌人统治区内的奇袭战法,也值得一提。我们通过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常在国民党的报纸上占一个半个版面,出一期“特刊”。如党所领导的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就把自己的工作总结全文登在《浙瓯日报》上。这张报纸有一个《每周时评》栏,其主要撰稿人之一竟是共产党员胡景瑊,而且居然就坐在报社的办公室里撰写的。这种战法,解放战争时期还在用,《浙瓯日报》上就出现过“永嘉学生界为抗议美军驻华及暴行特刊”、“六二反内战反暴行特刊”等。

  二、藏龙卧虎 人才济济

  有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不胜敌人的”。

  我们浙南游击纵队虽然身穿便衣、装备简陋,但军纪严明、军容威武、军风规范,是一支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战斗力的劲旅。游击纵队的领导成员,大都是文武兼资、富有学养的“儒将”。并不是如有些局外人所想象的是“土三五”、“土包子”。这就决定了我们创办的《浙南周报》,具备了自身的主观条件。

  原浙南特委书记、浙南游击纵队政委兼司令员龙跃,少年时就读江西省立袁州中学。1930年参加彭德怀部队,任团部宣传员。其后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显然,他对党的宣传工作也并非外行。他好学不倦,笔耕不辍,晚年著有《坚持浙南十四年》,二十余万言,读者好评如潮,反响强烈。

  老红军郑丹甫,原任浙南游击纵队副司令员。其夫人任曼君,是中央领导任弼时的堂妹,曾在上海党中央出版部和印刷厂任职,秘密从事中央刊物《斗争》、《红旗周刊》等有关工作,应该算是真正老资格的红色报人了。

  原浙南特委宣传部长、浙南游击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景 ,则是老作家兼老报人。据《胡景瑊文集》载,他在国统区领导学生运动时,以笔名发表于各种报刊上的政论及散文、小说等共计二十多万字。

  原浙南特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郑伯永,多才多艺,能诗能文,解放后成为专业作家,出版小说、散文多种。五十年代轰动全国的《十五贯》,就是他主持改编演出的,受到周总理的赞赏。

  原浙南纵队副政委邱清华,好读书,善诗文,谈吐举止,恂恂然有学者之风,曾亲自主编《工农先锋》等红色刊物。

  原纵队前线副司令员、括苍支队长周丕振擅长书法,诗文俱佳。解放后出版革命回忆录《雁荡峥嵘》,颇获好评。

  除这些老革命、老领导外,还有一大批革命知识青年投奔游击区,出现“文化向山头流”的现象。如金式荣,曾任上海《文汇报》国际版主编。马龄,曾是《文汇报》名记者。青年画家张怀江、夏子颐、陈沙兵、叶尚青等,解放后成为美术学院教授。领导温州学生运动的安邦,后来也成为大学教授。陈齐才能诗能画,后来担任温州大学党委书记。张亚中成为浙江出版社资深名编辑。冯增荣、洪禹平等都是颇有成就的作家。洪水平的《温州城下》,杨谟、林素菊的《游击队员日记》、钱祈永的《我们这一家人》等作品,都不同凡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总之,有这样高水平的领导者,又有大批青年才俊,真正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要创办一张小小的游击队报,自然驾轻就熟,牛刀小试而已。

  三、形势逼人 水到渠成

  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党中央号召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浙南党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全国主力作战。我们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后方,远离中央,消息闭塞。因此,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迫切需要创办党刊党报。1946年11月,特委出版了《新民主半月刊》,作为一般干部的读物和对外宣传的工具;12月又出版了《浙南月刊》,作为区、连级以上干部的内部读物。这两种党刊出版以后,对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指导工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947年春,在一次特委会议上,特委书记龙跃说:“我们既然能够办好党刊,也一定能够办好党报,这个党报作为特委机关报,就叫《浙南周报》。开始可以采取新华社的新闻,先叫时事周报,然后刊登浙南地方新闻。待办得具有地方党报的特色时,再叫《浙南周报》。新华社新闻的收录由特委电台负责,编辑和出版由特委宣传部负责”。经过特委讨论决定,党报于1947年5月1日正式创刊。

  《浙南周报》的诞生,这叫形势逼人,水到渠成了。1948年10月24日,中共括苍中心县委在瓯北括苍山游击区出版《浙南周报(括苍版)》。

  这张红色油印小报,一直坚持到1949年5月温州解放之日,立即改出铅印的对开日报。今天的《温州日报》,其报头期数,就一脉相承,从游击时期按顺序连续计数的。

  古人云:“夫江始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这“一觞之微”的《浙南周报》,乃是今日洋洋大观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之奠基草创者。现在瑞安牛栏坑和永嘉中堡村分别竖立的“浙南周报纪念碑”,就是当年办报的历史见证,可供后人缅怀和追思。

  (作者曾任温州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高级编辑,是游击时期《浙南周报》括苍版编辑人员之一。)

 
稿源:   编辑:朱秀月
 
温州网提供技术支持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