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在浙南大众报社工作,时间虽不长,但在这段时间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艰苦为荣。
一、思想艰苦。当时报社编辑部全体人员只20多人,编委成员只五六人。每个正、副总编辑分工联系一个组(部),负责一个版面,还要轮流值夜班。当时接收新华社消息的工具落后,值班总编辑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审好稿子休息。那时正值所谓“大跃进”时期,新闻报导要求快,要求高,不仅要及时反映党委的意图,对地委的重大活动,报社都要发表社论或评论,这些重大文章都由正、副总编辑分工亲自撰写。这样,编委成员除了审稿、周研究报导计划、轮流值夜班外,还要及时了解党委意图,参加有关会议,摸清实际情况,写好文章。因此,在精力都要集中在工作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把报纸办好,使党委满意,群众满意。我记得有时为了出好一篇文章的标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例出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标题,经过大家反复比较推敲,挑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才敲定。这种艰苦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是难能忘怀的。
二、作风艰苦。当时,温州地区管辖18个县(市),包括现今台州、丽水的部分县(市),区域广阔,交通不便,到一个山区县要一二天的路程,从县到乡村大部分要走路,还要翻山越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同志们不怕艰难,乐于承担。那时,我们要求记者对重要的报导都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第一线,认真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实际的材料后再写文章。编辑在审稿时也很严格,有时要记者反复核实、反复修改后才给予编发。记得有一次我与万里同志一起到瑞安县莘塍公社采访花木兰小组革新收打工具、实现细收细打、确保丰产丰收的报道,我们深入到田头,与花木兰小组成员一起边打稻,边采访,在摸清真实情况后才予报道。一次,我采访黄岩县徐荷养殖场,就深入到栏头,一起喂猪,一边采访、体验生活,才写报道。这种深入实际,不怕艰苦的工作作风,对我今后的工作得益不少。
三、生活艰苦。当时,报社也在公园路,编辑部与印刷厂对面对,但面积小,一个编辑组三四个人挤在一个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正、副总编辑的办公室也只有五六个平方米。那时没电扇,更没空调,天热靠扇子,冬天关窗子,但同志们都没怨言。我的宿舍只有十几个平方米,一家五口挤在一起,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同志们都感到踏实。我们一些没有私房的同志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天地里,交流情况、商讨问题随时方便,关系非常融洽。我们的食堂在印刷厂里,吃饭简单、朴素,值夜班的点心,一般都是一碗咸菜面。领导与职工吃住在一个楼里,天天见面,交心谈心,及时沟通。在政治生活中,大家互称“同志”或叫名字,商讨问题民主平等。在物质生活中,吃一样的饭菜,互相关照,谁家有人有点病痛,相互探望慰问,上下打成一片,心情舒畅。艰苦的生活能磨炼也能团结同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作者系温州市政协原主席,曾任浙南大众报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