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日报60周年报庆请您参与
 
 

1987—《紧急报告》解“密”


https://www.66wz.com  2007年01月26日 16:09
 

  ◆周纪宣

  自天津日报首肇全国现代报纸自办发行后,1988年,温州日报经半年多准备,从1989年开始与邮局脱钩,正式实行了自办发行。此举当为浙江省现代报纸之第一家。

  对自办发行的效率、效应、效益,时至今日各界诸君有眼共识,不复有何争议。然而当时新生事物诞生成长的过程,可谓历尽艰难曲折。这自然只能待省、市新闻界的“太史公”们去秉笔直书了。我在这里,仅就1987年10月6日温州日报社党委、编委给温州市委、市府的《关于温州日报经济困难的紧急报告》作些披露和解读,帮助读者了解自办发行的一些历史背景。

  这份《紧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反映“报纸政策性亏损额巨大及流动资金短缺,报社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报告说:

  一、由于纸价上涨、印刷成本上升、改办大报人员增加等因素,今年每张报纸成本达0.078元,而报纸每张售价0.05元,支付邮局发行费每张0.018元后,实际每张报纸收入仅0.032元,以今年发行量12万份计算,月亏16.56万元,全年亏损额达198.72万元。今年市财政局虽然给予定额补贴40万元,但其中15万元专款专用于购置接收新华社电讯的微电脑,又归还财政贷款10万元,实际到手只有15万元。加以今年广告收入和印刷厂副业利润,年收支相抵仍亏53.73万元。

  二、报社现自有流动资金26.6万元,但报社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达140多万元,缺额113.4万元,无奈大量挤占更新改造资金、生产发展资金、职工福利资金,影响三项工作开展。新闻纸供应紧张,明年缺额600多吨。今年年底须购置新闻纸400吨,要采购款80万元,而我报仅有存款30万元,缺额50万元。

  《报告》“恳请领导专门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云云。

  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指定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江圣德主持,听取报社汇报。但因为当时市财政十分拮据,还是“吃饭财政”,只能以延迟归还财政贷款表示体恤。江市长又找银行商量。按当时规定,报社属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银行非经财政担保不能予以贷款。由于前账未清,财政自然不肯担保,因此江市长提出以他个人名义担保,盼银行先解决年底计划新闻纸采购资金。话说到这个份上,银行总算给了市长一个面子签应下来。实际上,他们作了一个出人意外的变通,采取一种“实物抵押贷款”的办法:由银行将这批计划新闻纸购买下来,进仓后双方各用一把锁共同锁门。报社要用纸,付10万元则双方启锁提10万元的纸;付5万元则双方启锁提5万元的纸。这总算是银行网开一面,“曲线救报”了。

  其实,报社是“背着金娃娃去讨饭”。因为每年年初回笼的订报款数百万元,悉数流入邮局腰包。邮局则按月拨给报社22.5万元,年终结算其存款利息20余万元还为邮局所有。可见只有改革传统的发行体制,报社才能自己救自己!这也是1988年报社党委、编委下决心筹备自办发行的初衷之一。

  果然,1989年度自办发行启动后,虽说万事开头难,发行量一下子从1988年邮发超过15万份的历史巅峰跌至8.3万份,但年初订报款源的回笼,报社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起来,一举解除了自身发展的“瓶颈”。这犹如将一股冽冽清泉引入干裂的土地,那种解渴、解乏、解气令人永生难忘怀。 (作者曾任温州日报总编辑)

 
稿源:   编辑:朱秀月
 
温州网提供技术支持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