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智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社区  >  资料

苏世独立:洞头归来话养老

2014年04月01日 17:00:32字体:

  洞头县是海岛小城,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逃避工业化城市的尘埃,空气清新,环境幽羙。山好水好,依山而筑的居民,开门见山,推门见水,山水依恋。他们既可以眺望祖国辽阔海疆,又可以观尝大海波涛汹涌的气概。“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转地摇,年轻水兵头枕着波涛.......”这是苏小明上世纪八十年代演唱的《军港之夜》优美的旋律,现在的洞头虽远离军港,但“海风你轻轻吹,海浪你轻轻揺”依旧不减当年。

  16日早晨,带着对海岛美好愿望与朦胧憧憬去参观洞头县的养老。经过扩建中灵昆大堤上的颠簸,盘桓在髙低起伏的洞头山城。数小时路途奔波,数小时走马观花参观了山城的五个社区。履行公式化的参观、了解、介绍、彙报、交流等程序。经历一天完成了公式化程序,回到早晨啟程的地方,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从洞头之行,改变了我对养老缺乏“养老管理组织机构”的认识,从现行五个社区参观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县民政局归口管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设施基本齐全。医疗室、图书阅览室、公共食堂、文艺活动室、养老院等一应俱全。我们看到就餐的老人在公共食堂就餐的丰盛飯菜,也看到养老院里的养老老人,并配备适当的管理人员;特别看好的是岭背社区的“海霞妈妈”这支名牌“产品”,她们难能可贵精神是支老年志愿队,毎天成全自家家务之外,还要照顾、护理她们的孤独与残疾大姐、大哥们,还担当起业务疏导交通管理员、打扫马路清洁员,还在红日亭里烧茶送水,接力捧式传承的志愿者,是她们老有所为对社会的贡献。

  从两点论观点分析,他们居家养老中取得取得优秀成绩之外,也有不足之处:

  其一、虽然我们是走马观花,亦对它们细心观察,从摄影语言说,有点摆拍的韵味,如现场的健身队表演,阅览室的读者,诊疗室的座诊大夫,全新的环境布置等,看起来很必真,从形态表现,都是为了迎接检查的到来。但我们并不反对,万事万物都是从头开始,既然办起国家倡导的惠民养老政策,暂时的摆设也是能够理解的,希望在市县两级民政坚持监管下,不断改进,继续完善,一定办得越办越靓丽;

  其二、我们走访的是,被安排的县城五个社区,没有见到海岛的山村与漁村的养老,在询问的回答中县民政对山村、漁村的空巢、孤独、残疾而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每位老人配备一部免费手机,作为联络工具;对未来打算,培训义工,以义工定期探望、护理、照顾。愿望很好,何日实现?从牙缝中透露出是时下的空白,如若有朝不保夕的空巢老人是鞭長莫及;

  其三、在走马观花中也看到敬老院中养老的老人,至于老人养老的费用经费,社区没有具体介绍,暂且不要论它。从养老就寝场所非常的寒酸,室內卫生的环境也非常差,是生活低层的贫穷敬老院,是否改善,如何改善也没有听到介绍中的声音。

  其四、从马观花中看,各个社区养老机构的硬件、软件基本齐全,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都已制订,同时也做了宣传工作,唯独对“百善孝为先”儒文化的孝道伦理的宣传教育缺失。从五个社区中都没有看到孝道伦理的宣传文章,没有看到古代二十四孝圖片。这是精神养老教育,如果社会都是孝敬儿孙,老人得到温暖,社会少了烦脑。

  一天的走马观花时间虽短,参观、介绍、交流,留下深刻印象,总体感觉是,养老的硬件、软件都非常充足,缺乏的是精神上养老。于是,谈点个人粗见:

  一、大力宏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儒文化的孝道伦理观念

  “百善孝为先”的儒文化贯穿中国文明历史長河,“四世同堂”敬老尊老理念维系着中国思想体系数千年。“打倒孔家店”到“批判孔老二”的时间不到60年,“四世同堂”理念土崩瓦解,敬老尊老思想体系彻底崩溃,由此成年子女逐渐产生了对父母双亲剥离观念。加以西方父子疏离的伦理关系的影响,社会上出现各种怪象,不少子女在家对父母称呼“儿(无)名儿姓,”在外背后称呼为“老牌;”女子的婚嫁向男方提出先决条件是与公婆分居。孤独老人的名词,由此应顺而生,并且将敬老尊老逐渐嬗变为啃老坑老。因为年轻子女论婚谈嫁没有资本,全赖父母对他们的支持,经济富裕的父母,轻而易举地买房、订婚、结婚;经济不富裕的父母也要为子女操办婚事就东债西借,儿媳虽然娶了,一屁股债终生难还,这只是啃老的开始。生孙是老人的喜事,喜事背后是负担,不少子女贪圖方便,将所生的孩子拎给父母了事。俗语说,“养儿有日子,养孙养到死,”这不是坑老吗?孝顺的儿孙是老人苦中作乐,不孝顺的儿孙是累赘。陈红和蔡国庆的除夕大餐,《常回家看看》是以良知喚醒不孝儿孙对父母的孝敬,从社会的现实沒有感动不孝儿孙。这次居家养老展开是社会对敬老人的敬尊,于是要大力宏扬“百善孝为先”的孝道伦理观念,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机器、表彰孝敬父母典型,批判贬虐待父母事例,扭转那些宁愿养狗每月花费上千,不愿瞻养父母上百的扭曲心理,树立正能量,打击叛逆的不孝子孫。

  二、整合资源,充分、合理使用资源,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社会养老服务

  从洞头五个社区的机构设置看来,同一设置、同一格局、同一模式,而且各个社区都相同存在着资源紧缺的矛盾。正是叶峰先生说“螺丝壳里做道场。”若以城区人口与在冊的老人比列计算,现有资源并不拥挤。洞头本岛人口不多,约7万多。依山而筑的地盘,山上山下就是两个社区,据介绍老年人口占10%強。五个社区面积累计约2000平方米,如果由以镇为单位,统一调度、调配,实行集中与分級管理相结合,就不会发生资源紧缺与资源浪费。

  我在前篇《建设一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乐園》中曽提出,“一个庞大养老队伍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差异,有区域差异、风俗差异、健康状况差异、有文化知识差异、有经济贫富差异、有兴趣爱好差异、有宗教信仰差异、有椿萱并茂与丧偶差异、有个性差异等。所有各种不同差异决定着对养老不能搞一刀切养老模式,不能靠单一养老內容,不能办单一养老方法。”但是两天时间,两个地域走访,都是一个模式、一种格局,显现出资源浪费,青一色的健身噐材,青一色的书籍,青一色的躺椅,青一色的两張床舖,真正发挥作用有多少?

  从现在的青一色的资源配置,有点对养老的误解,对居家养老认识的模糊。前阶段,国家法定60周岁为年龄退休,不说明是养老;下阶段,退休年龄的提高,只说明丧失劳动能力退岀劳动工作岗位。而且国家对老年年龄划分两个阶段,60岁退休为丧失劳动能力,75周岁是丧失行为能力的认定。据此所谓养老,是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或因病、残疾,需要他人照顧与护理生活的老人。居家养老就是对那些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或因病、残疾,需要他人照顧与护理日常生活起居的,不愿意去敬老院,或没有钱去敬老院,留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因此,养老,或居家养老的重点关注,鳏、寡、孤、独、空巢而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与病人,或因病、残疾,需要他人照顧与护理生活的老人。所以资源的配置应该向重点倾斜,但是两天时间,两个地域走访,沒有介绍听到、看到医生、护士或志愿者的护理等资源配备,也沒有实地看到这些需要他人照顧与护理生活的老人。当然并不都让我们听到与看到,我们的希望对他们照顧与护理好,这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

  至于,劳动崗位退役的健康老人,届滿60周岁的健康老人,从现有配置的设施,让他们有个安度晚年生活的乐趣天地,他们也会足矣。但是对资源配置也要因人而异,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调挤,力求达到资源配置合理,不使资源浪费。

  三、增加投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推动养老事业

  两天的走马观花,看起来机构的设置,资源的配备,搞得漂漂亮亮,政府投入大量的养老基金,确实非常破费。就洞头岭背社区的养老院的老人寢室、环境而言,现在仍然是破破碎碎,一脈寒酸贫穷相,说明社区无钱。各社区在介绍与汇报中都沒有涉及资金问题,在询问下才知道,筹办时每个社区10万,今后正常运转的投入,每个社区年1.2万元。这是政府对基金投入的吝啬,10万的筹建,暂且别论,年1.2万元能否维持?德国对《银色浪潮》是政府掏钱,财政补贴,对入住的敬老院的困难老人,政府补足资金缺口。

  当然,国家将养老政策全靣的推开,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全部的投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应该有慈善机构的捐赠、有社会的募捐、地方企业的赞助等,但是先期的启动示范性的投入,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前有句流行语说,“政府花钱买服务,”也是由政府出钱的,政府掏钱当任不让。

  除了,福利型养老之外,也开展商业型养老。洞头是个冬暖夏凉,宜居的好地方,文章的开头已作过介绍。利用海岛的自然资源开发别墅式的养老乐園,实行吃、住、医、休为一体,开展娱乐、医疗、疗理、休养等服务功能,区分周期性、長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