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智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社区  >  资料

某信手记:服务质量是居家养老发展的核心

2014年04月01日 17:00:29字体:

  上周六在市民政局的组织下,随民间智库社区居家养老监督团到瓯海区进行调研。由于之前曾在社区从事过相关工作,故而倍感亲切,同时也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本全覆盖而欣慰。按团里人的话讲,居家养老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但在规模盛况之下,却又鲜有突出的亮点,“样板化”普遍,值得思考。

  发帖不能拖,拖了之后,看到诸位老师发表的文章,即便看看标题,都觉得越迟发越需要勇气。然而,如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不论早晚,落地便有开花的机会。我想,我给不了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太多答案,却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思考的方向。限于时间与精力,仅就某一角度去讨论,或无新意,或许片面主观,仅作框架式阐述,供大家参考。

  现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像编好的篮子一样,要填充内容,放置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鸡蛋”,再有人吆喝,把它们推销出去。其核心是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需要良好的组织和管理作为保障。这一保障又需要至少三方面的跟进:

  一、找对接,社工与义工的联动。

  从调研中发现,一方面,经过建设,社区已有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场地、有众多服务对象,但在服务内容和服务队伍上有缺口。另一方面很多社会义工组织却找不到有效的对接点,无法按照需求进驻养老服务。同时,相对松散的义工服务,使得服务无法长效开展,或扎堆进行,流于表面形式。

  解决指引性不足,发挥社区社工队伍的作用,是比较易行的方式。但由于时下社区社工日常忙于应付面上的工作,疏于实务操作,对数据和需求的掌握上未必精确。此外现有社工仅少数持证上岗,又缺少相应的职业教育或培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职业自主性和价值共识。职业认同感的不足,导致社工工作热情不高。此外,社区社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也表现出形式单一、通道狭窄。

  因此,培育社会组织的时候,可着力培育社工机构,通过专职社工团队,特别是专门的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室,更好地掌握社区老人及各类基本情况,对需求进行摸底、分析,进而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由社工引领义工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为社工与义工的联动找到对接点。事实上这一方面,民政部门已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希望未来有更好的消息。

  二、找资源,大区域下的大融合。

  新型城乡社区的建立,为社区发展带来契机,同时带来社群融合等诸多矛盾。社会化的管理服务提升,需要有更加开放性的理念,去除过去本位化的狭隘。社区发展的关键词是“整合资源”,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政府政策等。

  从思想认识上来说,不要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只盯着养老这一块发展,其实社区或社会的其他方面发展,也能促进养老事业的资源整合。例如,基础交通事业的发展,可以扩展老年人的生活半径,等于扩展了服务资源的服务半径;而促进就业发展,可以减轻居民或村民的家庭生活负担,从侧面增加养老投入等等。

  从社区内部而言,社区各条线的工作可以通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一平台,进行项目间的串联。不仅依靠民政养老方面的补助,也可以利用文化、体育、教育等多方创建的补助,增加投入渠道;片区与片区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资源也要有共享,使受惠老年人尽可能的最大化。

  从社区外部来说,目光与视角要打开,从身边延展到周边,甚至更广的区域,方式也应有拓展。不仅社工与义工要有联动,社区之间、街镇之间、县市区之间也要有更多更广泛的互动交流,资源形成互补,建立大区域下的资源大融合。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寻找资源”、“利用资源”之外,也要学会“善待资源”。多方共建的同时,尝试公益创投、老龄产业引入等方式,逐步实现共赢和找到“造血”机制。

  三、找模型,管理服务精细提升。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好与坏,看服务对象的知晓率、满意度、看人气便知晓。每个社区完善“共性”的前提下,寻找自身亮点、开展地域特色的各项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先建立一个小范围的试点,模式定型后逐步复制,形成规模。

  逐步形成自己的服务规范体系,编制出自己的实务操作手册。由专职社工进行规范的管理与服务的评估,同时根据服务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整已有规范。

  精细化、规范化的提升,刚开始是举步艰难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可以促进组织管理、跟踪服务、减少风险、有利传承等。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产生老人及其家属的良好体验,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反过来推动服务的良性发展;此外,服务规范带来了服务质量的可控,为复制推广埋下伏笔。

  今晚有点仓促,分享到此,有机会再结合经验及教训,通过实例和大家做更多的分享与讨论。感谢组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