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智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社区  >  智库频道  >  智库报告

温州“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014年04月02日 10:37:57字体:

  温州是中国著名的百工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留丰富,门类齐全。温州该如何进一步做好保护与传承,并给予制度、法律、政策和财政等层面常态化的保障,是一个事关历史文脉延续、提升温州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课题。近期温州民间智库进行了专题研讨,征集到一批有价值的民间建言。

  一、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各社会主体的作用,多层级分类别保护非遗。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王芝法认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温州非遗保护仍然是有令难行,施行无力。他建议政府首先应当要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政绩考核中;其次,政府要鼓励企事业单位捐赠和结对保护,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其中。温州民间智库成员仇明盛建议:对于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老艺人传承非遗,年轻人接受非遗的传承。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林宣绿认为:保护“非遗”要看轻重缓急,分层次、分类型进行管理,濒临消失的国家级、省级“非遗”要重点加以保护;市级县级的“非遗”项目要动员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出资保护;有市场前景的“非遗”产品要引进市场机制,让市场留住“非遗”;能在民间流传的,则放手让它在民间流传壮大。比如在旅游景区或市区成立专门的常态化的非遗文化一条街或百工艺术街。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杨常对建议:根据“非遗”本身的特点和价值,分成纯粹保护型(只为留下一种文化的影子,比如“泽雅屏纸制作技艺”)、观赏体验型(开发成一种可以体验的项目,比如“拦街福”)、艺术品增值型(具有市场开发效益的,比如“瓯绣”)等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予以不同方式的保护。同时,建议设立囊括所有“非遗”项目的基金,前期国家投入启动资金后,市场化运作,以“观赏体验型”和“艺术品增值型”两类的“造血”,实现为“纯粹保护型”的“输血”,形成良性循环。

  二、对接文化产业,以适度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化推广促进活态传承。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韩永龙认为:传承、弘扬“非遗”要立足生活与其他产业接轨。比如将“非遗”与传统节日联接,政府引导民间举办大型“非遗”活动;将“非遗”和公园对接,利用公园的附属设施,开设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展示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非遗”展示街,实行全街“非遗”展示馆,并设置线路或公交站点,便于市民游览参观;政府要对经营性的“非遗”企业采取政策倾斜,保护它们的利益,保护“非遗”项目弘扬;对经营性的“非遗”商业窗口,免除租金之外要适当给予财政补贴。温州民间智库成员王芝法建议,将发展旅游事业与“非遗”保护与弘扬相结合,凭借温州特色文化民俗推销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建立明代旅游圈,在明代遗址上链接明代文物,古为今用、新为旧用。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刘藏岩认为,“非遗”要与市场接轨,实施生产性保护,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使“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形成有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生产性方式保护是“非遗”活态传承和积极保护的规律。期待一个行业兴旺就必须保证该行业任何时点都拥有一定的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因此,对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市场需求的“非遗”要完善产业结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借助现代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商用价值,打造商业品牌。温州民间智库成员林云认为:“非遗”保护可以和“非遗”文化产业化相对接。在理解“非遗”的价值、给“非遗”预留生存空间的前提下,珍惜“非遗”隐喻的文化创造力,合理化发展“非遗”的产业化。

  三、重视保护温州方言,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保留“古汉语活化石”。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余飞宇认为:作为“古汉语的化石”的温州方言,要借助温州方言电视节目加以留存。为使温州方言更具“非遗”价值,首先,温州方言电视节目的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进对温州方言的认识,尽量做到图像、声音跟文字的密切结合。其次,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抓紧编制类似于“金山词霸”这样的“温州方言有声字典”软件,更好的将文字和方言读音一一对应起来。第三,温州方言电视节目也要尽量顾及温州各县、区、镇的方言,而不单单只重视鹿城区的方言。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项玲雪建议:保护“非遗”首先要从保护温州方言开始。市教育局可以考虑在各大中小学校开设温州话选修课,一来可为新温州人子女提供学习温州话的机会,二来可以拯救在孩童中越来越陌生的温州话。

  四、非遗保护意识要立足从小植入,以乡愁文化为非遗保护切入点。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鲁虹建议:作为传承的温州非遗文化,可以像专业技术课程,植入学校,比如瓯菜的乡土文化进课堂,家庭实践瓯菜烹饪技艺等,把“非遗”保护意识从小植入孩子的观念中。温州民间智库成员韩永龙认为: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各类幼儿园与小学定期轮流参观各种“非遗”展示厅,进行感性认识灌输,为未来弘扬“非遗”打下坚固基础。

  温州民间智库成员陈长春认为:“非遗”具有原生地、地域性、小众化的个性,所以,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就是挖掘“非遗”作为乡愁的时间节点,以及在节点上承载的乡土情,故人恩。把“非遗”打造成“越久越浓烈,越远越思切”的乡土文化,即乡愁的的节点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