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区  ->  智库频道  ->  智库报告  -> 正文

加快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 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来源:决策科学 作者:陈永光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建党百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为全省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苍南作为浙江的南大门、全省山区26县之一,深刻领会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对标对表省委“四率先三美”主要目标和“七个方面先行示范”主要任务,苍南强化使命担当,狠抓攻坚落实,加快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一、在坚定信心中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于苍南来说,具有更加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苍南必须干好的政治任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在省域层面的重大先行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五次到苍南考察指导工作,寄予苍南“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积极探索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的殷切嘱托。从“八八战略”,再到共同富裕,其内涵是一脉相承、递进升华的,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奋勇前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责任、坚决完成任务。

  实现共同富裕是苍南必须主动应对的艰巨挑战。龙港设市分出后,苍南现有户籍人口97万,仍是全省前十的人口大县。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变小,实现赶超发展的压力不小、难度不小。我们必须要以超常规、突破性、跨越式的思维和举措去抓、去攻坚。

  实现共同富裕是苍南必须全力抢抓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聚焦推动共同富裕,出台了支持全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支持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这对苍南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及时雨”、一针“强心剂”。我们将更加主动对接、积极争取资源、试点、要素、项目等各方面的政策红利,为苍南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拓展更大的空间。

  二、在放大格局中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是加快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的题中之义,我们将聚焦聚力缩小“三个差距”,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中找准关键切口,探索有效路径,不断呈现“浙江美丽南大门”的窗口形象、发展形象、实力形象。

  更加注重“登高望远”。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支点上,充分发挥浙闽省际区位优势,在对接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站在省委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市委打造“全省第三极”“五城五高地”等战略部署的指引点上,构筑好苍南发展的“四梁八柱”。要站在全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竞争点上,拉高标杆、打造特色,奋力走在全省山区26县前列。要站在温州南部区域发展的制高点上,不断提升城市的首位度,引领温州南部和鳌江流域发展。要站在“十四五”发展、现代化建设和龙港设市改革后的新起点上,以新的目标、新的跑道,跑上新的征程,谱写新的篇章。

  更加注重“动力引爆”。苍南正处于“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破题开局期”,龙港设市改革后的“发展重整加速期”,以三澳核电等为标志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的“蓄势强发期”,以交通通道打开和资源优势整合为着力点的“县域全面提升期”。苍南的新一轮发展,必须注入动力引爆点。要靠大项目来引爆,全力推进千亿核电、百亿海上风电、百亿交通、百亿城建、百亿旅游、百亿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招引落地百亿制造业项目,以大项目来拉动高质量发展。要靠大平台来引爆,整合优化14.8平方公里的省级经开区,谋划推进12平方公里的城市拓展区,高标准建设168生态海岸带,加快打造8.15万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3.99平方公里的绿能小镇和3.29平方公里的台商小镇,全力提振14个浙闽省际专业市场。要靠大产业来引。以聚力培育百亿清洁能源、百亿时尚轻工、百亿海洋经济等重点,全力打造“千亿苍南”、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全国绿色低碳城。要靠大创新来引爆,充分发挥苍南改革创新的强大基因和巨大潜力,紧抓数字化改革的时代潮流,实施一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全力突破“用钱、用地、用空间、用能”的发展难题,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更加注重“奋勇争先”。要突出发展指标争先,不断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推动重点发展指标走在全市、全省山区26县乃至全省90个县(市、区)前列。要突出比拼绩效争先,将各项工作置于“全省山区26县前八、全市12个县(市、区)前五,苍南历史最好水平”三大参照系中,争一流、夺大奖、当优秀。要突出特色亮点争先,在拉高标杆、争先创优中把优势做得更优、把长板做得更长、把亮点做得更亮,不断提高苍南在全市全省全国的显示度知名度贡献度。

  更加注重“攻坚落实”。要保持攻坚的决心、攻坚的力度、攻坚的气势,直面问题不退缩,解决问题不畏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干项目之事,干发展之事,干出新变化,干出新作为。要快干核电、海上风电、高速、高铁、抽水蓄能等事关县域发展的大项目;要干成品质县城、特色小镇、生态海岸带、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提升发展空间和集聚度的大平台;要干成工业强县、数字化改革、社会治理等锁定发展走势的重点工作,形成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破竹之势。

  三、在笃行实干中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锚定“九大目标”强攻坚、抓落实,干好干成一批有苍南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收入结构更趋平衡、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精神文明更为富足、生态环境更富颜值、社会治理更显和谐的“县域样板”。

  锚定“工业强县”,在产业壮大升级上强攻坚、抓落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重抓好平台能级大提升、企业主体大培育、产业项目大招引、科技创新大引领、发展要素大保障、营商环境大优化,确保“十四五”期间实现市场主体再增加2.5万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

  锚定“千亿百项”,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强攻坚、抓落实。深入实施“千亿核电”和绿能小镇建设、重大项目赋能等攻坚行动,聚力攻坚核电、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保障等“四大百项千亿”工程。特别是要举全县之力保障核电一期施工、二三期报批,力争“十四五”一期2个机组建成、二三期4个机组获批开工,全力将三澳核电项目建设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工程。

  锚定“区域中心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强攻坚、抓落实。深入实施“品质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按照远期50万以上人口规模,全面优化县城规划布局、扩大县城建设规模、拓展城市开发边界,高标准打造苍南大道“城市走廊”,全力提振14个超亿元浙闽省际专业市场,到2025年初步建成2.8平方公里的东扩区、3平方公里的南拓区。统筹推进中心镇组团发展和少数民族乡特色发展,打造一批美丽城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锚定“全域美丽大花园”,在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上强攻坚、抓落实。大力推进“看不见垃圾”环境整治和高速、高铁等6条美丽廊道创建,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四大攻坚战,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擦亮“浙江美丽南大门”的靓丽底色。高标准推进168生态海岸带建设,稳步推进温州矾矿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千万级的大渔寮湾旅游度假区,并深度做好“浙南看一看、苍南第一站”旅游营销,让“旅游+”成为苍南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强劲的新增长极。

  锚定“农业看苍南”,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强攻坚、抓落实。深入实施“农业看苍南”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大渔湾紫菜、五凤茶园等十大省级生态示范基地,做优做强番茄、四季柚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化品牌强农战略,进一步打响“苍农一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亿元价值农业品牌的培育运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低收入群体五年倍增计划,强化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惠民功能,确保到2025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基本达4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在“十四五”期间,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15%以上。

  锚定“改革先行示范县”,在数字化改革上强攻坚、抓落实。坚持将数字化改革贯穿共同富裕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以“小切口、大视角、多场景”为导向,谋划实施浙里垫付、机器视觉中心、城市运行动态感知系统等一批改革先行示范,以数字赋能县域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幸福民生。同时,持续深化拓展苍南福鼎两地“跨省通办”、生态核电与地方融合发展等苍南特色改革,努力形成更多的苍南改革品牌。

  锚定“幸福苍南”,在民生福祉改善上强攻坚、抓落实。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高水平打造“学在苍南”“医在苍南”“暖心苍南”“文化苍南”“文明苍南”等民生品牌,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锚定“平安金鼎”,在社会治理创新上强攻坚、抓落实。深化法治苍南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切实提升法治政府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水平。深化平安苍南建设,强化“网上+网下”综合治理,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力争在今年获得平安金鼎、到2024年获得一星平安金鼎。

  锚定“共同富裕县域样板”,在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上强攻坚、抓落实。建立常态化实体化专班运作机制,编制重点任务、突破性抓手、重大改革、重大实践等“四张清单”,通过强化督考推动、开展赛马比拼、实施正向激励,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同时,积极发动全民参与,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群众主体、企业出力、专家献智、媒体监督六方联动的共建共享格局。

  (作者单位系中共苍南县委)

编辑:王长明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