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区  ->  智库频道  ->  智库报告  -> 正文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建奇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6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稳”是主线,“稳”是大局,量的合理增长是质的稳步提升的重要基础,质的稳步提升构成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动力,准确把握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深刻内涵及工作重点,成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推动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催生新的质变,这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质增效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这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然而,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提升夯实基础,而且量的合理增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质的稳步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高质量发展涉及内容非常复杂,但评价经济社会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质的提升必然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经济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重大战略调整,深层次上体现为质的提升。

  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并非单纯追求质的提升,根本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此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量的合理增长,促使经济蛋糕不断做大,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此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共同富裕必须以人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前提。尽管我国取得了发展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还难以完全支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只有量的增长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也才能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质的稳步提升要“稳”字当头

  质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既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也包含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迸发,对经济社会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长期来看有助于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但短期可能挑战既有的治理机制和合作模式,增大宏观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为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质的提升必须“稳”字当头,充分考虑质的提升对经济所带来的冲击,理性评估外部形势风险,先立后破而不是先破后立。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质的稳步提升要“稳”字当头,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战略选择,也是应对国内形势变化的重要手段。

  质的稳步提升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和国际环境变化,稳步推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确保能源供应,防止简单层层分解,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质的稳步提升要先立后破。量变到质变是复杂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先破后立也有其深刻的道理,但经济运行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量变到质变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守住底线,先立后破是保障质的提升过程中实现稳定发展的科学方法。先立后破要突出两方面的重点。在立的方面要着力提升竞争力,确实体现高质量,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破的方面要着力守住底线,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

  量的合理增长要为质的稳步提升夯实基础

  量的增长最终是为了推动质的提升,不考虑市场需求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盲目大规模扩张,不仅无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等困境,量的合理增长要把握“合理”的关键词,既要为质的提升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也要通过质的提升推动量的结构优化,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结合当前形势来看,宏观经济减速压力较大,要更加重视量的合理增长,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质的稳步提升夯实基础。

  多措并举推动量的合理增长,促进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局面。疫情形势分化促使国际合作环境复杂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压力逐步凸显,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加大全球需求减速压力,量的合理增长需要多措并举。在缓解市场主体发展问题方面,重点通过实施减税降费,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在宏观政策优化方面,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国际合作方面,要扩大高水平开放,稳定外贸外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以量的合理增长解决质的提升的结构性障碍。从产业转型升级看,启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加快数字化改造,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活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淤点堵点,适度超前增加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流通网络。从区域协调发展看,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从要素保障看,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缓解高质量发展的资金要素问题。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编辑:王长明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