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区  ->  智库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千年商港历史溯源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金柏东 金丹霞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4日

  金柏东 金丹霞

  在新百年新征程中,温州面临着新的时代命题:如何赓续千年历史文脉,推动城市一体发展?如何重塑港通天下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的温州?如何激活重商基因,重振温州经济雄风?

  在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给出了明确答案:未来的温州将聚焦“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定位,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挖掘“千年文脉”的深厚底蕴,成为文源深、文脉广、文气盛的城市;彰显“商行天下”的独特优势,成为华商华侨云集、创业创新创富的城市;激发“港通未来”的巨大潜力,成为通达五洲、连接世界、活力无限的城市;擦亮“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成为共建共享、自信自豪、温馨温暖的城市。

  新的城市定位在温州社会各界人士中激起热烈反响,人们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上下千年,知古鉴今,在回溯历史中找准时代定位,明确未来方向。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温州要深入挖掘文化积累和丰厚底蕴,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古代温州“千年商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水上交通 通江达海

  温州地处东南,通江达海,拥有355公里黄金海岸线;兼备河港、海湾港,水路交通便捷。早在战国,温州就已形成港口雏形。唐时,温州不仅与福州、处州、台州等国内各地水陆相通,而且与日本、新罗等国家海上连接。中日之间僧人、客商常通过温州作为中转。唐大历九年(774),鉴真和尚准备第四次东渡日本时,即打算先由扬州南下至温州,再乘船前往福州渡海。

  温州与日本直航,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唐会昌年间。据日本《安祥寺惠运传》载,唐会昌二年(842),海商李处人花了三个月时间,用楠木造了一艘大船,由日本值嘉岛(即平户岛)出发,经六天航行抵达温州。日本木宫泰彦著《中日交通史》载,开成四年(839)至天祐四年(907)约七十年间,温州是中日商船进出、停泊的沿海港口之一。日本名僧圆珍、惠运都曾搭乘商船入唐求法,经过温州后再转往天台山、五台山等地朝圣。

  南宋温州水上交通呈现出一派往来穿梭的繁忙景象。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有这样的描述:“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及至元代,温州港口设施日趋完善,城区北门沿江一带筑成“大石堤延袤数千尺”,并建有“以俟官舸”和“以达商舟”的两类码头,分别供官船和中外商船靠泊之用。海船可直达高丽、日本等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国的许多港口。元贞二年(1296)二月二十日,温州人周达观就是从温州扬帆出使真腊(今柬埔寨),所著《真腊风土记》描述了他居留当地一年间的见闻。

  移民迁入 百工兴盛

  温州是个移民城市,历史上有多次人口大量迁入的记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天宝年间(742—756),温州户数四万二千,人口已达二十四万余。人口流动带来不同的文化类型、发达的手工技艺,加之人多地少等地域特点及温和气候,温州成为“百工之城”。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精湛的手工艺品,则成为主要的出口商贸物品。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温州设立官方机构“博易务”,专门管理海上贸易。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政府为提高水稻产量,大力推广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原产于印支半岛的古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占城稻在温州引种成功,粮食更加丰足,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温州户数四万出头,多于宁波、台州、金华等地(《太平寰宇志》卷九九)。南宋嘉熙四年(1240),知府吴泳到任上奏说温州“户口几二十万家”,已有近二十万户,约有八九十万人。

  人口的增加,手工业的发达,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州城逐渐发展为繁华的商贸城市。城内大小店铺密布,诸行百业齐全。熙宁十年(1077),温州商税全年收入达25391贯,略超过已设市舶务的宁波全年商税(其税额为20220贯),也超过福建路的泉州城、广南东路的潮州,达到全国各地平均商税的7倍。绍兴年间(1131—1162)游历温州的中书舍人程俱不由发出“其货纤靡,其人多贾”(《席益差知温州制》)的感叹。

  宋代港城 “十大”之一

  温州港在宋代进入鼎盛阶段,港口桅樯林立,商旅众多。瓷器、漆器、木雕、丝绸、蠲纸等制作精良的手工业产品,大多经水路运销国内东南各省,部分销到国外,可谓产销两旺。大规模栽种的茶叶、柑橘等也销往外地。

  南宋时期,温州正式成为官方外贸口岸。设立管理对外海上贸易的机构——市舶务,成为包括广州、杭州、宁波、泉州等在内的全国十大港口城市之一。同时还设立容成驿、来远驿、待贤驿等,专门负责接待外商、外宾事务。日本、高丽、真腊等国商人纷纷涌入温州进行贸易活动,绍兴元年(1131),温州市舶“全年共抽解一十九万九百十二斤另十四两”。

  元代在温州继续设立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为全国七家之一,被称为“番人荟萃”。这一时期通过温州港输出的商品主要有龙泉青瓷和温州漆器,尤其是龙泉青瓷,广销至日本、朝鲜、东南亚、南非、东非等地,后又延伸至欧洲,辗转世界各地。

  明清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温州的海外贸易处于停滞状态。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在宁波设置浙江海关,下辖温州、瑞安、平阳(鳌江)等分口,标志着温州海外贸易的复苏。白丝、茶叶、药材、纸、笔、墨、纸伞、草席等物产纷纷出口,诸定远在康熙《温州府志序》中描述当时商船云集的景象:“联闽跨粤,航海而至者,风帆云集焉”。

  商贸城市 市井繁荣

  经济兴盛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温州城区功能逐渐完善,形成了“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格局。随着商业区和商业活动的增多,原先这种市(商业区)内不住家、坊(住宅区)内不设店肆的“坊市制”被突破,商业与居住逐渐混杂起来。“尚歌舞”的温州,还迅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代顾况有诗句“东瓯传旧俗,风日无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即描述了这种文化交融、市民开心娱乐的情形。至宋代已是“十万人家城里住”(徐照《题赵明叔新居》),城内有“纵横一里”“人群欢会”的“众乐园”“八仙楼”等官家酒楼、娱乐场所(乾隆《温州府志》卷二三《古迹·永嘉》)。

  北宋绍圣二年(1095)五月,知州杨蟠对城内的巷弄重新规划,设为三十六坊。南宋咸淳元年(1265),史宜之任温州知州,又增设了状元、衮绣、祈报、丰和四坊,共计四十坊。坊内酒楼、茶坊、饭铺、浴室、瓦舍、勾栏应有尽有。

  有“元代界画第一人”之称的温州画家王振鹏所作《江山胜览图》,真实描绘了当时温州街肆上的热闹场景——各类商品集中贩卖的药市、鱼市、马市、供品市等鳞次栉比,象牙、陶瓷等工艺品琳琅满目,商贩、买家熙来攘往。街头还有背着琵琶和琴类乐器的艺人,有兴高采烈玩着蹴鞠游戏的市民,有围拢来看杂剧表演的行人,喧闹的市井氛围、浓郁的娱乐气息扑面而来。

  清代“海禁”解除后,城区复归繁荣景象。郭钟岳《瓯江竹枝词》描写道:“万家城郭海天秋,几处园林任客游。烽火幸留完善地,繁华依旧小杭州。”

  一座千年商港的形成,必然是多方因缘汇合的结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移民文化、百工文化、重商文化更相互交融形成合力,使温州发展成为四方商家云集、各地商船泊岸、时新货物荟萃的一座繁荣商港。

  作者单位:温州市文史研究馆、温州大学

编辑:王长明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