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区  ->  智库频道  ->  专家观点  -> 正文

赓续文脉商脉 巩固千年商港——温州“千年商港”建设浅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9日

  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这既是继第九次全会提出“一港三城”定位以来,温州高层基于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考量对温州城市定位形成的共识,也是承前启后的重大决策,更是全市上下建设温州的奋斗目标。温州“千年商港”地位的形成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特定时期的社会需求会使得具有特定区位优势的城市成为当时的商港,但要成为千年商港,往往需要长期的要素积累形成持续的累积优势,也需要当地持之以恒的政策环境。为此,现结合温州“千年商港”地位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分析。

  历史机遇造就“千年商港”

  温州千年商港始盛于北宋,崛起于南宋。北宋时,温州初现繁荣,北宋杨蟠知温州时曾诗称:“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但温州真正崛起还是南宋时期。因中原一带连年战乱,宋室南迁杭州,温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带来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而如论现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则始于清末。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被增列为通商口岸之后,瓯海关设立,基督教传播,从此温州成为国内外商品交易、东西方文化汇聚的国际化商港。抗战期间,温州也因一度是唯一没被日寇占领的沿海港口城市,各国商船云集,从而成为当时对外沟通的唯一商港。

  而让温州真正蜚声海内外的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环境。当全国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求变之时,温州率先进行的挂户经营改革,提前形成了私人进入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温州首创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政治上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建设的十大专业市场,给遍布各地的家庭企业提供了交易平台;地方领导积极推动的浮动利率改革,则给民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正是这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使得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形成了较大的体制落差优势。在百姓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厂和地方政府积极创新改革的良性互动中,温州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自身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成为了民营企业的“圣地”、市场经济的典范,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温州模式”,也为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探明了方向。

  区域竞争挑战“千年商港”

  在率先民营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温州走上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区域内部千家万户的家庭企业相互分工,相互协作,自发组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温州各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集群。同时,温州人亲带亲,邻带邻,从当年的十万购销大军,到后来的近280万温商走出温州乃至国门,其中有68.8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经商,38万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他们先富带后富,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内外温商互动,带动了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富名在外的温州也吸引了大量外地青年来温就业和创业,给温州这千年商港增添巨大的活力。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三访温州,其中第一次访问温州,给“温州模式”的特点进行了“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经典概括,第三次再访温州,又对温州提出了“筑码头、闯天下”的殷切期望。他高屋建瓴的阐述是对温州“千年商港”的最好概括。

  然而,十四大以后,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明确,一方面温州道路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认同,姓资姓社问题的政治风险得以解除;另一方面,随着全国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推进和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温州原有的率先改革的体制落差优势也逐渐消失,固有的区位劣势和要素短缺不足也逐渐显现。在全国各地的区域竞争格局下,千年商港的地位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从省内通商港口看,由于港口建设迟滞和市场建设的散乱,受到宁波的海港和义乌的陆港的双面夹击。宁波凭借港口率先建设的优势,在国际航运中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地位。义乌市场的快速发展,逐步超越温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随着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其陆港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宁波、义乌的双重竞争之下,不但大量温州企业向义乌市场集聚,而且长期以来有近90%的出口货物都要从宁波和义乌报关出口。

  从省内城际之间的比较看,温州由于边缘化的区位和要素的紧缺在与浙北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杭州凭借省会城市的优势,不断提高城市首位度;嘉兴借助靠近上海的地位,趁上海的扩散效应之势,也强势崛起。近十几年来,具有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浙北环杭州湾城市,在吸引年轻人就业上占据上风。

  从跨省区域竞争看,不但上海这个全国增长极所产生的回波效应,汲取了大量温州优质生产要素,而且内地的招商引资和就地工业化也吸引了不少温州资本,还导致大量内地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从而带来了温州资本和劳动力流失。

  持续施策巩固“千年商港”

  纵观全球商业发展历史,一个重要商港的形成不但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更是社会经济文化相关要素长期累积的结果。它的形成十分缓慢,但是它的消失却十分迅速。尤其现代资本快速流动的环境下,短短的几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转眼变成人去楼空的铁锈城市。

  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温州之所以能够重现千年商港的经济繁华、百姓富裕局面,完全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温州人锲而不舍地艰苦经营和改革创新的结果。而要维持温州的社会经济繁荣,建设好“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更需要一届又一届的政府和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持续努力,从而确保商气不散,文脉不断。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构建宽松开放的营商环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各地民众来温就业创业,把温州打造成群商毕集的“创业之都”。

  千年商港,商是主体。为此,必须要有招商之道,聚商之策,更要有长期的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作为 “民营企业圣地”的温州,活跃的创业氛围和富在温州的名声,吸引了大量外地青年来温工作。如今温州几个重要行业外地人企业主占比高达30%以上。据笔者调查,大量外地青年创业者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温州鞋业的档次,对巩固温州鞋都地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温州应该继续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积极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和宽松开放的创业环境,坚持藏富于民,推动共同富裕,积极宣传“来到温州,都是温州一家人”的口号,吸引全国各地的有志者来温创业,把温州打造成为群商毕集、全球闻名的“创业之都”。

  (二)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深入推进贸易体制改革,大力鼓励新型市场探索,充分利用海内外温商资源,把温州建设成为商通天下的“通商之港”。

  温州有港口之便,得开放之先,更有数百万海内外温商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有利条件,一方面要科学设计,加大投入,加快打造海陆空互通互联的交通枢纽建设,保证物流高效畅通,为千年商港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外贸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和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建设,打通对外贸易的制度节点,把华商华侨资源优势转变为国际竞争合作优势。

  (三)充分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搭建各类科教文化平台,吸引各行各业高端人才,文商互动,把温州打造成文商并重的“东亚文化之都”。

  重商之城必是崇文之都。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商业支持,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和文化的创新。历史上永嘉学派坚持“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现代温州要赓续传统文脉,弘扬现代价值,树立文商并举理念,推动文商互动发展。为此,要大力搭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科技文化平台,吸引各种高端人才来温就业和创业,同时要鼓励各业乡贤回温定居,努力把温州构建成为宜商宜文宜居之城和名副其实的“东亚文化之都”。

  作者系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教授,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兼)

编辑:王长明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