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教室教书上课,可下车间操作示范,他就是这样一位“双师型”教师。为了驾驭好职业教育这辆双轮马车,多年来他让专业与实业并驾齐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功实践,致力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路子。他坚信,参与“温州制造”甚至“中国制造”,必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娄海滨(温州职专机械类特级教师)——
职教发展空间变大了
2006年,我第一次来到温州职业中专,学校数控实训的基地设备、厂房有限;2007年年初,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学校,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新车间正在建造;4月份我正式从湖州调到温州,来职专上班,宽大的车间里已布置了60多台普通机床、数控机床,还有加工中心,各类设备价值500万元,都是政府投资的。短时间的变化,让我切实感受到温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
但我也了解到,在全省各地区,除温州以外都有大的职教园地或职教中心校,规模均在5000人以上;全省中职学校有30个国家实训基地,但温州还很少。听到建设职教基地、打造职教旗舰,创建30所全市重点品牌职业学校等做强做大温州职业教育的好消息,真的很振奋!这也为我们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职校,申报各类国家级实训基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听说还有针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给予的政策优惠,太好了!可以预见,会有大量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
温州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很大,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事业,希望温州各行各业技能人才参与我们的事业,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策划/文字:吴雨 郑祖欣 王思宁 李跃 叶小静 冷山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做大做强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政策解读之二
1、政策摘要
启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布点集中、毗邻工业片区的优势,让学校与企业以集群方式,共享校企资源,促进校企联动发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先行启动占地约1500亩左右的一期工程建设,同时再选择1—2个地块规划预留3500亩左右建设用地。
●政策解读
职业教育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难点。全市现有职业学校97所,在校生9.6万人。其中,职业高中85所,在校生8.7万人;普通中专1所,在校生0.3万人;成人中专4所,在校生0.2万人;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0.5万人。主要问题表现为:职业学校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优质职校和“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2007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温政发〔2007〕4号),设立每年5000万元以上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市政府下决心优先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选址并以1500亩先行启动建设职业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对于寸土寸金、财政短缺的温州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2、政策摘要
2008年,启动建设办学规模为5000人以上的温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政策解读
在校生规模为5000人以上的温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在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选址,将按照全国千所示范职校的标准于年内启动建设,致力打造中等职业教育的“旗舰”。
3、政策摘要
到2011年,各县(市、区)要重点建设1—2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建成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重点品牌职业学校30所,到2011年,各县(市、区)要重点建设1—2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建成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重点品牌职业学校30所,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省、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0个,建成省、市级示范专业70个以上,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占有率达70%以上。
●政策解读
如果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高职院校的“211”工程,那么重点品牌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就是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211”工程。因为,从2007年起市政府设立每年5000万元以上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其中每年3000万元就专项用于重点品牌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加强基础建设,做大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做强实训基地和学科专业。这是我市驱动职业教育快速前进的双轮,也是推动职业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